湖北境内的石窟寺,距今1600多年,比敦煌莫高窟还早!
上周刷短视频,看见有人航拍恩施来凤县,镜头扫过酉水河,赭红崖壁上嵌着一排佛像,弹幕齐刷“仙佛寺335年开的,比莫高窟早31年”。我直接截图发给闺蜜:咱俩白攒假期去西北排队看窟,家门口漏了个更大的?
上周刷短视频,看见有人航拍恩施来凤县,镜头扫过酉水河,赭红崖壁上嵌着一排佛像,弹幕齐刷“仙佛寺335年开的,比莫高窟早31年”。我直接截图发给闺蜜:咱俩白攒假期去西北排队看窟,家门口漏了个更大的?
交流互鉴促提升,携手共进强队伍——龙门石窟研究院赴马蹄寺石窟群开展业务交流活动
拍照、扫描、上传、入库、复原……10月29日早上,洛阳龙门石窟的万佛洞前搭起了脚手架,盖上了绒布,文物保护工作者正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将11万尊造像的每一道纹路、每一处风化痕迹转化为可永久保存的数字档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41号),切实加强我省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措施。
10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广元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联合主办,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广元开幕。活动吸引了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社、中新
10月25日,由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广元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联合主办,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广元开幕。活动吸引了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社、中新
2025年10月24日-10月27日,由石窟文物保护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广元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主办的“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暨‘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推动石窟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学术交流会”在四川省广元市
10月25日,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广元开幕。全国60余家机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石窟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路径。
10月25日,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四川广元举办,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推动石窟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主题,15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时代石窟寺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路径。
10月25日,第四届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今日在四川广元开幕。大会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推动石窟寺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由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黄河文化石窟寺联盟等联合主办,中铁科研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等承办,吸引全国60余家机构150
9月26日上午,“石窟里的融合之路”大型系列直播活动第五场正式开播,带领全国观众“云游”峰峰响堂山石窟大佛洞与释迦洞。直播中,北齐塔型窟的独特建筑形制与精美纹饰,引发观众连连赞叹。
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代代相传的坚守,为弘扬大足石刻文化,推动文化传承和家庭情感融合,近日,重庆市大足中学校举办了“我是大足石刻守护人”主题亲子活动,吸引众多教师及其家人踊跃参与,反响热烈。
在第八届敦煌文博会隆重召开之际,敦煌研究院集中展示了其在打造敦煌学研究高地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充分展现了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与融合实践,为全球文明遗产保护贡献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八届敦煌文博会“丝路华彩·盛世华章——敦煌及丝路沿线地区石窟寺壁画艺术传播与展示”专展,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马宝团队带来了丝路沿线34个石窟寺壁画临摹作品,以及流失海外的壁画精品临摹作品,系统梳理了以河西走廊石窟群为代表的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壁画艺术,让全世界的
此次亮相的延安重点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具体行动,也是陕西省对石窟寺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钟山石窟、万安禅院石窟、清凉山石窟、石泓寺石窟、城台石窟、真武洞大佛寺石窟共6个窟进行二维数据采集加工、三维
当千年前的三星堆等重要遗址被数字技术复现,观众以“数字分身”穿越古今,漫步于“满天星斗”的文明现场,溯源中华文明,完成难忘的“寻根之旅”;当“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通过3D动画技术“穿越”而来,中国观众打破陌生主题的隔阂,探索古老而真实的人类故事;当文艺复兴画作
曾经被视为“小众冷门”“就业难”、报考时总需“你想好”的考古专业,近年间新生中90%以上均为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古学已经变成“只要真心喜爱、能沉浸其中,便能乐在其中”。如今大部分新生早在童年便常跟随父母参观博物
您好!您问对人了。“文遗数字化”远不止是“用相机拍个照、用扫描仪扫一下”那么简单。它背后是一套融合了前沿科技、严谨考据和极致耐心的复杂系统工程。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石窟保护、学术研究、传承弘扬、人才培养与数字技术应用等领域深耕细作,不仅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敦煌经验”,更将成果辐射至麦积山等甘肃石窟群,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贡献“敦煌方案”。
密法网,让依法保护“行之有矩”。法者国之重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工作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使“保护第一”成为不可挑战的国家意志。地下文物“先考